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10月11日午間消息,據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報導,搜索引擎和搜索廣告的反壟斷調查尚未定案, Google 又面臨了新的麻煩:該公司通過收購摩托羅拉流動獲得的大量標準要素專利,也被監管者視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武器。
一年多以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一直在對 Google 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廣告業務展開反壟斷調查。但最近幾個月,他們又新增了對 Google 的另外一起調查。
這一次的重點是手機──具體來說,是與利潤豐厚的智能手機相關的專利技術,以及 Google 子公司摩托羅拉流動的種種行為。
據知情人士透露,FTC今年6月發出傳票,要求 Google 及其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 Apple 和微軟)提供相關信息,並於最近幾週對這些企業的代表進行了問訊。
Google 持有的專利涵蓋了通訊和數據處理技術,由於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因此又被稱作“標準要素專利”。知情人士表示,調查人員調查了 Google 針對這些專利制定的授權和起訴政策。
摩托羅拉流動曾經向技術標準部門承諾,將以“公平而合理”的條款授權這些標準要素專利,以刺激行業增長,令所有公司受益。
彭博社今年6月報導稱,FTC已經對該領域展開調查。自那以後,FTC的調查一直在進行,而與標準要素專利相關的問題也已經引發了多起官司,甚至得到了美國國會的關注。
Google 週二發佈聲明稱:“我們對以公平、合理且不帶歧視的條款授權專利的承諾非常重視,我們很高興回答任何問題。”
反壟斷專家表示,標準要素專利是一種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形式,與19世紀建造的一些至關重要的鐵路有著類似的屬性。與鐵路橋類似,倘若標準要素專利的持有企業對這些技術施加障礙,或者要求其他企業支付過高的專利費,便有可能成為反競爭瓶頸。
今年7月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証會時,FTC委員艾迪斯‧拉米雷茲(Edith Ramirez)談到潛在的準要素濫用問題時說:“‘搶劫’或威脅‘搶劫’,都可能通過增加成本和其他行業參與者的不確定性阻礙創新,其中也包括其他專利持有者。”
Google 並非唯一一家持有標準要素專利的智能手機公司。但該公司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流動時獲得了1.7萬項專利,其中包括大量與無線設備相關,而摩托羅拉流動已經承諾對外授權的重要專利。
由於競爭對手已經發起了專利戰,因此 Google 此舉的部分目的是為了捍衛其自身以及Android手機廠商的利益。
幾個月前,微軟和 Apple 領導的一個由6家公司組成的財團擊敗 Google ,從已破產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北電手中購得6000項專利。
在智能手機專利大戰中, Apple 主要依靠設計和界面專利打擊對手,這都不屬於標準要素專利的範疇。
FTC的調查表明,該公司在密切關注大型科技公司的專利組合。“部分擔憂在於,這些龐大的專利組合將有損競爭。”FTC前主席、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威廉‧科瓦西克(William Kovacic)說。
科瓦西克表示:“他們擔心的是,一批新的 Google 和新的 Apple 將建立太多的專利收費站。”
FTC並非唯一一家對 Google 標準要素專利表達擔憂的機構。美國司法部曾經批准了上述財團對北電專利的競購,以及 Google 對摩托羅拉流動的收購。該機構當時稱讚 Apple 和微軟“明確承諾”以公平條款授權標準要素專利的行為。該機構還指出,這些企業承諾不會利用這類專利發起官司,從而阻止競爭對手銷售產品。
但美國司法部在聲明中說:“ Google 的承諾較為含糊,沒有提供同樣直接的標準要素專利授權政策。”
今年6月,美國芝加哥聯邦上訴法院法官理查德‧珀斯納(Richard Posner)駁回了 Apple 與摩托羅拉流動之間的專利官司,認為雙方的專利主張都不夠充分。珀斯納稱, Google 的摩托羅拉流動部門不能按照“搶劫價值”計算授權費。
他寫道:“摩托羅拉流動沒有提供証據,証明他們的專利費計算方式的合理性。”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前首席經濟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卡爾‧夏皮羅(Carl Shapiro)表示,標準要素專利最有可能的濫用方式,是申請法院禁售相關產品。
傳統專利可以用於禁售侵權產品。但在標準要素專利的官司中,“你已經承諾授權,因此情況有所不同。”他說,“你同意減弱自己的財產權,以推動整個行業擴張。”
夏皮羅表示,不應該允許企業將標準要素專利作為武器,應該禁止這些企業利用標準要素專利申請銷售禁令,而相關的價格糾紛也應當交由法院裁決,從而判斷授權費是否公平。(鼎宏)
我們也開了Google plus page,如有Google plus account的你,也可follow 我們吧!
https://plus.google.com/104792312952728477864
.[手機]美政府對 Google 智能手機專利問題展開調查
http://digitalocal.blogspot.com/2012/10/goog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