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長qt綜合症




長QT症又名長QT綜合症,全稱是先天性QT間期延長綜合症,簡稱LQTS,是一種跟心律或心血管有關的心臟病。這一種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治療其他心臟病的藥物而引起的後天病症。長QT症是一種在心電圖上的QT波過長的現象。這種病症雖然很罕見,但每一萬人中,仍然有2人有機會患上此病,而這個病症每年導致3000名美國人死亡。

我們的心臟,就好像一個電泵一樣,定時把血液輸送至全身。心臟的活動頻率,就叫心律,靠心臟本身的特殊電流控制。假如心律不整,就會影響心室的收縮及回復頻率,從而引起問題。這些心室的顫動問題,有可能使患者死亡。

要診斷LQTS並不容易,因為在正常人口中,大約有2.5%的QT心律較一般人長,而又有10%的LQTS病人的心律與正常人無異。所以,現時我們普遍採用意大利Pavia的Peter Schwartz教授在1993年發表的「LQTS1993」評核。

LQTS1993是一種採用計分制的評核辦法,基於各項條件而評分。如果總分達到或超過4分,病者有LQTS的機會就高;相反,若總分低於1分,則其患病機率就很低。

今年3月19日,小六生陳俊亥在上課半途突然毫無先兆地昏倒,校方在事發後將學生送往居林縣醫院急救,詎料卻被院方證實已氣絕身亡。

據知,死者的父親及兄長分別在11年及3年前,在類似的情況下離世,目前只剩下排行最大的兒子和第二的女兒陪伴母親。

心臟專科醫生朱國翰呼籲陳家兩兄妹盡快到馬大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患上先天生性長QT綜合症(Long QT syndrome,LQTS)。

他說,雖然這種是罕見的病症,但由於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都是在不知情,並且健康狀況良好的情形下突然暈倒及猝死,所以有至親在此情況下逝世的人士,最好立刻進行檢查,以防萬一。

助控制心律不齊

他指出,長QT綜合症的病患只能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以便能及時以電脈沖或電擊來協助控制一些可能致命的心律不齊現象。

“長QT綜合症又稱先天性QT間期延長綜合症,是一種跟心律或心血管有關的心臟病。這種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治療其他心臟病的藥物而引起的後天病症。

“它是一種在心電圖上的QT波過長的現象,其臨床特徵是心電圖上QT間期延長,可引起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會出現暈厥或是猝死。

“我們的心臟就像一個電泵,定時把血液輸送至全身。心臟的活動頻率就叫心律,靠心臟本身的特殊電流控制。假如心律不整,就會影響心室的收縮及回復頻率,以致引起血液未能流上腦部,而使腦部缺氧。這些心室的顫動問題,有可能使患者死亡。”

ICD體積小主 可植入胸腔或腹腔

朱國翰說,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一種體積很小,而且能夠植入患者胸腔或者腹腔的醫療設備。這種設備會通過電脈沖或電擊,以協助控制可能致命的心律不齊問題。

心律不齊會導致心臟驟停

“有些心律不齊會導致心臟驟停。如果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就不能把血泵向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如果在數分鐘內不進行搶救,即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

“心臟有自己的電系統來控制心跳的節奏和速度。隨著每次心跳,電信號都會從心臟頂部傳導至底部。而且這些電信號的傳輸,也會引起心臟的收縮,從而達到輸送血液的目的。

“電信號通常都由一個稱為細胞群的竇房結產生。這些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控制心臟各部分細胞活動的時序,即電信號會使心臟上部兩個心房收縮,從而將血液壓入心臟下部的兩個心室;兩個心室會在收縮並將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其它部分。這種心房和心室收縮的結合,稱為一次心跳。”

他說,心臟電系統任何部份的問題,都會導致心律不齊。心律不齊表現為心跳過快、過慢或心跳節律不規則。

患者在數秒之內就會昏倒

“當發生室性心律不齊時,心臟就會失去高效泵血的能力,患者在數秒之內就會昏倒。如果在10分鐘內不加以治療,患者就會死亡。為了避免死亡,這種癥狀必須馬上通過對心臟電擊進行治療,這種治療又稱為‘除顫’。”

他說,植入性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上都會伸出幾根導線,而這些導線另一端是可以連接到心臟腔室的電極,這樣ICD就可以持續地監控患者的心律。

“當ICD檢測到患者的心室內出現心律不齊時,就會對心臟進行抗心動過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使患者恢復正常的心跳。如果這樣不能使患者恢復正常心律,ICD就會釋放出低能量復律(Cardioversion);假如這樣也未能恢復正常心律,ICD則會釋放出高能量除顫(Defibrillation)來達到目的。”

通常植入左邊鎖骨下皮膚層裡

朱國翰說,ICD通常是植入患者左邊鎖骨下的皮膚層裡,它非常輕巧,體積比一般成年人的掌心小,重量也只是39克左右。

他指出,在10個心臟病發患者中,通常會有3至5人死亡,而倖存者中,則有5至6%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生心室撲動的現象。

室撲時助恢復正常心律

心室撲動(ventricularflutter,簡稱室撲)是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其結果是心臟無排血,心音和脈搏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血液灌注停止,導致患者猝死。

心室顫動(ventricularfibrillation,簡稱室顫)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嚴重心律失常,也是臨終前循環衰竭的心律改變。而室撲通常為室顫的前奏。

“馬大醫藥中心心臟科和國家心臟中心於2007年為75至100名高危病人植入ICD,以確保他們在發生‘室撲’時,ICD能及時協助他們恢復正常心律。

“這些病人必需每隔兩三個月前來進行檢查,讓醫生知道他們在數月內是否發生過‘室撲’,ICD是否發生其效用。”

室撲頻密ICD電池消耗快

他說,如果有關病患的‘室撲’發生得頻密,ICD的電池也會消耗得比較快,即大概5至7年,就得花上3萬至4萬令吉來換上新的ICD。

他強調,院方經常得協助家境貧窮的病患,向社會福利部及衛生部申請援助金來植ICD,去年該醫院心臟科舉行的“義跑”,所籌得的大部份款項,也是用在為高危病患植入ICD的手術上。

引起室撲或室顫的最常見疾病:

1.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脈綜合症、心肌梗塞後的各種室性心律失常等。(這種心臟病發後導致心臟衰弱的病患佔80%)

2.心力衰竭導致的猝死症。

3.心肌疾病,包括心室肥厚、擴張性心肌病所引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4.先天性∕遺傳性的疾病,如長QT綜合症等引致的心臟猝死症。



.長qt綜合症
http://hk8news-d.blogspot.com/2012/09/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