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探╱一部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何以走紅?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根據人民日報報導,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螢幕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螢幕,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透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悅耳的說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為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為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詞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關鍵字:

  •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