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7招擊退周一症候群

每到星期日下午,李先生的情緒就緊繃起來。一想到隔天要上班,又得面對嚴厲的上司與難纏的客戶,不但晚餐食不知味,也焦慮到一夜睡不好。

星期一早晨,才剛走進辦公室,上司就問羅小姐是不是生病了,因為她臉色蒼白而且看起來很沒精神。她坐在電腦前ᦁ


2;始終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公事上,甚至還沒來由感到輕微的頭痛與胸悶。



如果時間可以暫停,很多人應該會選擇把時間暫停在星期天,然後就可以跟討人厭的星期一永遠說掰掰了!

在周末或長假結束後,必須返回工作崗位的星期一總是讓人鬱卒到了極點,英國人稱之為Blue Monday(憂鬱星期一)。

星期一的憂鬱可是一點不假。統計顯示,台灣民眾在星期一的自殺率比其他日子來得高;不只是台灣,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也發現,星期一除了自殺率最高外,腦中風、心肌梗塞突發率的高峰也都集中在星期一早上。

曾經有統計顯示,上班族在星期一最常請病假。「星期一症候群」來勢洶洶,常見症狀包括憂鬱、緊張、焦慮、疲倦、無法專心、易怒、無助與不安的感覺;嚴重的話,甚至還會眩暈、頭痛、噁心嘔吐、胸悶或有窒息感。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壓力過大,都容易造成Monday Blue

種種身心不適,除了肇因於對假期的留戀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對工作缺乏熱情,或是壓力過大、不想面對。

「有時候我們對工作本來就不太喜歡,所以才會抗拒、想要擺爛、眼不見為淨,」國際花精研究推廣中心講師劉孟茜本身是學心理諮商出身,她觀察到,很多人在假期倒數階段,會變得更不想去面對工作,逃避與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會升高。

有些人的憂鬱情緒只維持很短暫的時間,或者症狀輕微,但有些人卻受到較嚴重的影響。鑽研自然療法的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表示,的確有某些人格特質比較容易產生「Monday Blue」,例如壓抑型人格的人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好惡,若對工作任務或長官同事有所不滿,也會因為不善表達而不去處理,導致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在心中,長久下來就會產生憂鬱或焦慮。

他認為,身心靈是一個整體,很多生理的不適其實和心理的不平衡、不平靜有關;透過心理諮詢,經常在紓解情緒壓力的過程中,患者的生理問題也逐漸康復,甚至不藥而癒。

劉孟茜提醒,如果你的Monday Blue就像起床氣、過一會兒就好轉,可能只是小事,但如果覺得身體不舒服、頭痛或好像有生病的感覺,可能就需要就醫治療了。

如果本身已經是憂鬱或焦慮症患者,「星期一症候群」恐怕會發作得更猛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劉宗憲表示,經醫生評估後,患者可適當增加星期一服用的抗憂鬱或抗焦慮藥量。

★想擺脫周一的情緒低潮,要從周日開始

星期一「真不想上班」的念頭,通常早在前一天就開始醞釀了。

日本富士電視台自1969年迄今,每周日傍晚6時半都會固定播放一齣名為「蠑螺小姐」的漫畫改編卡通,久而久之,這個長壽節目讓許多日本人在收看時,不免聯想到已經是周日傍晚、周一又要上班了,因此感到十分難受,被稱為「蠑螺小姐症候群」。

★想要減緩、甚至是預防星期一的憂鬱情緒,最好從星期日就開始。

星期日你應該:

1.安排靜態的休閒活動或聚會。以周休二日而言,較刺激、偏動態的玩樂應該排在星期六,星期日則安排步調比較慢的休閒活動,例如健行、家庭聚會等,一方面幫助收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玩太瘋、分泌過多腎上腺素,影響晚上睡眠品質。

2.先對周一的工作做一點預期性的心理準備,隔天才不會毫無概念、手忙腳亂。

3.避免晚上喝酒。劉宗憲表示,酒精是一種放鬆劑,例如有酒癮的人,當他不喝酒時就會緊張焦慮,一般人雖然不會這麼嚴重,但在酒後多少也會產生緊張、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類似的戒斷症狀。他建議,周六聚會或許可以小酌幾杯,但到了周日晚上,最好就別碰酒與咖啡,這兩種飲料可能都會帶來恐慌感。

4.早點就寢。一旦放假期間習慣晚睡晚起,若來不及調整回來,上班日就會因睡眠不足而倦怠乏力,較難承擔職場的責任與壓力。

另外,做對以下幾件事,也會讓你的星期一變得好過些。

星期一你應該:

1.提早半小時起床。很多人的周一早晨往往是這樣揭開序幕的:不小心睡過頭,來不及吃早餐就匆忙出門,最糟的是還塞在車陣裡,心裡又急又氣……光用想的,就讓人打從心底煩躁,對不對?劉宗憲建議,周一不要把自己弄得很匆忙很緊張,不妨試著提早半小時起床,利用這段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散散步、曬曬太陽、好好吃一頓早餐、翻閱報紙雜誌、比平常多花點時間打扮自己,或把自己喜歡的小物帶去辦公室擺放,都有助於放鬆心情。

2.多留點空檔給自己,工作分配多些彈性。星期一很多人身體醒來了,但是腦袋卻還沒清醒,如果可以自行安排的話,不要把工作排得太滿,能留到周二、周三處理的事情,就不要全都擠在周一做,會議最好也能避開星期一。

3.把快樂、喜歡做的事情安排在周一晚上,例如聽音樂會、看電影、學才藝、享用美食等,讓自己對星期一能抱有期待,同時也算是犒賞自己一天來的辛勞。(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162期,請參閱http://ad.cw.com.tw/ec/overseas/